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投資拍賣

                                                “網紅”蘇東坡,真人長啥樣?

                                                投資拍賣 投資拍賣 2021-04-09 08:59

                                                蘇東坡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的"網紅",而從蘇東坡同代的文人起,一直以來,皆有文人樂此不疲再現東坡先生畫像。那么,蘇東坡到底長什么樣呢?




                                                傅抱石 東坡先生

                                                90×30 cm

                                                成交價:RMB 41,400,000

                                                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


                                                在中國嘉德2020年秋拍大觀夜場中,傅抱石的《東坡先生》以4140萬元成交,這幅蘇東坡的畫像是傅抱石在1943年12月,在東坡先生生辰前夕繪制,以示紀念。


                                                縱觀歷史,對于東坡以畫紀錄最早的應為同時代的李公麟,繼李公麟之后,趙孟堅、趙孟頫、錢選、唐寅、仇英、尤求、錢谷、陳洪綬、曾鯨、華喦等皆繪有《東坡像》,更有少許《東坡像》傳世,近代張大千、傅抱石等及現代范曾、劉旦宅等亦有繪制,這些文人畫家根據東坡傳記或個人臆想描繪東坡像,畫法各異, 面目不盡相同,有的幾乎完全成了兩個人。那么東坡先生真實長相是什么樣子呢?


                                                臉型


                                                骨骼清奇,高高顴骨


                                                小編認為李公麟版的《東坡像》應該是最接近真實的蘇東坡,原因有二。其一,黃庭堅在《跋東坡書帖后》中對此有明確的記述,他說:"廬州李伯時近作子瞻按藤杖,坐盤石,極似其醉時意態。此紙妙天下,可乞伯時作一子瞻像,吾輩會聚時,開置席上,如見其人,亦一佳事。"其二,東坡先生本人對此畫像很認同,據考蘇東坡在鎮江金山寺看到了這幅畫像,有感而發,寫下了有蘇軾第二首"絕命詩"之稱的《自題金山畫像》詩:"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蔣兆和 東坡行吟

                                                38×54.5 cm

                                                成交價:RMB 460,000

                                                中國嘉德2015春季拍賣會


                                                關于蘇東坡的面目特征,從一些文獻中可探知一二。蘇東坡在自己的《傳神記》中談到自己的面部特點:"吾嘗于燈下顧自見頰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見者皆失笑,知其為吾也。"從這只言片語中可以看出東坡先生面部骨骼是比較奇特的,顴骨比較高,臉部略呈上寬下窄狀。米芾在《蘇東坡挽詩五首》說:"方瞳正碧貌如圭,六月相逢萬里歸。"也佐證了東坡的臉型。


                                                相貌


                                                眉疏眼小,沒有美髯


                                                北宋文人孔武仲的《謁蘇子瞻因寄》詩中:"華嚴長者貌古奇,紫瞳燁燁雙秀眉。"不僅能佐證東坡的面貌奇特,還能看出東坡的眉毛不算濃密、乃至有些稀疏,眼睛也不是很大。在黃庭堅的《東坡先生真贊》中說的"眉目云開月靜"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宋蘇軾,呂祖謙,王十朋,清朱從延

                                                蘇東坡詩集注三十二卷

                                                康熙三十七年(1698)朱從延文蔚堂刻本

                                                成交價:RMB 109,250

                                                中國嘉德2015春季拍賣會


                                                我們??吹降臇|坡像有豐富茂密的"大胡子",可以媲美"美髯公"。但見宋人筆記記載,東坡常笑秦觀多髯(秦少游在東坡坐中,或調其多髯者。少游曰:"君子多乎哉。"東坡笑曰:"小人樊須也。"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三)。所以東坡本人胡須并不茂密,不是明末魏學洢所寫《核舟記》中記載的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任頤 東坡笠屐圖

                                                151×41 cm

                                                成交價:RMB 368,000

                                                中國嘉德2011春季拍賣會


                                                體型


                                                玉立如山,并不富態


                                                因蘇東坡好吃,后人描繪他的體型偏胖,甚至有些大腹便便的樣子。但現實中東坡先生可能并不是這樣,米芾《蘇東坡挽詩五首》所說的"玉立如山老健身",雖然有黃庭堅對其的敬仰,但也無可不說東坡先生的形象并不是很"富態"。




                                                齊白石 東坡先生玩硯圖

                                                103.5×34 cm

                                                成交價:RMB 5,750,000

                                                中國嘉德2017秋季拍賣會


                                                還有一類東坡畫像結合了所記錄蘇東坡行事的繪畫作品,主要是加入了其藝術人生的感悟及生活場景,例如雅集圖、笠屐圖、觀硯圖、呤望圖等。崇寧年間(宋徽宗的第二個年號),海南人姜唐佐在《東坡先生端硯鐫像記》:"端州石硯,東坡先生攜至海南,元符三年自儋耳移至廉州之瓊,持以贈余為別。歲月遷流,迥維先生言論遙不可即,倩工鐫先生遺像。為瓣香之奉云爾。"以此記錄所做的東坡觀硯圖就不在少數。舉例兩幅觀硯圖,范曾說畫《東坡得硯圖》沒有跳脫出傳統對東坡形象的理解,齊白石的《東坡先生玩硯圖》突出了"平生君最輕余子"的骨氣和性格。




                                                劉旦宅 東坡試茶圖

                                                96.5×44.5 cm

                                                成交價:RMB 667,000

                                                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


                                                有人認為南宋馬遠《西園雅集圖》中東坡形象最為接近事實。無論是"美髯",還是身形的富態,在很大程度上是文人借以自我表現的載體,是自我形象的拓展與完善。


                                                從宋元開始至今,東坡像為文人墨客常常創作的題材,究其原因不僅是東坡先生的才學,還有在困頓的環境中所表現出的頑強與超脫,成為后世文人學習的楷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