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4日,第八屆中國文字發展論壇在京舉辦,國內專家學者再次聚焦古文字研究。論壇由中國文字博物館、中國文字學會、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主辦。論壇以“甲骨文等古文字及新出土文獻研究”為主題,來自文字學、考古學、甲骨學等多學科60余位國內頂級專家,圍繞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與秦漢簡帛、古文字與人工智能等多個專題進行深入研討。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中國文字學會會長、中國文字博物館館長黃德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一曼等22位專家學者以及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劉紀獻等領導參加了現場會議。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長、吉林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吳振武,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劉釗等43位專家學者參加了同步進行的線上會議,同時參加會議的還有第八屆中國文字發展論壇論文獲獎和入選的青年研究學者代表。
論壇開幕式、學術交流會由黃德寬主持。
劉紀獻在致辭表示,“中國文字發展論壇”是中國文字博物館打造的卓有影響的文化學術交流平臺,已成功舉辦7屆,為300余位海內外專家學者提供研究交流機會,發表論文300余篇,整理出版論文集7部,在擴大中國文字研究影響力,傳承文字文化方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專家廣博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為我們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盛會,為促進文字學與考古學互動融合、推進學術成果的普及轉化發揮積極作用。
吳振武在開幕式上講話,他以文字實例解讀了近現代文字與古文字之間的關系,他表示各位專家在研究古文字的同時也要關注近現代文字,中國文字博物館要大力收集研究近現代文字資料和實物,這將助力于陳列展示及少數民族文字知識的普及,希望中國文字博物館最終建設成為國家的文字智庫。
開幕式上,劉釗宣讀了第八屆中國文字發展論壇獲獎作者名單。
黃德寬和劉紀獻分別為獲獎作者代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曾芬甜、南開大學文學院講師馬尚頒獎。
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委員、副館長魏文萃主持下午研討會。
在上午和下午舉辦的兩場線上線下的學術交流會中,劉一曼、劉釗、黃天樹等22位專家分別就考古學與甲骨學相融合、甲骨文字釋讀、殷商考古、商代思想文化、人工智能技術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應用、簡牘文字研究等方面內容進行了學術研討,特別對古文字研究的新發現、新成果進行了交流探討,其中新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第一,文獻資料發現和研究方面:殷墟小屯宮廟區考古發掘的新發現;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的整理新進展;故宮所藏甲骨研究的新突破等,將為今后的學術研究提供新材料;第二,文字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包括從考古學的角度對甲骨學、古文字學、早商文字研究進行了新探索;對人工智能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應用進行了新闡述,將為今后古文字研究提供新思路。第三,甲骨學及商代史研究方面:建議設立一個新的甲骨學研究分支——甲骨占卜學,并明確了其研究內容;從變體角度闡述了甲骨文兩系說;從卜辭刻寫預留區和閑置區為切入點,明確殷墟甲骨刻寫預留區的學術意義;以盤庚遷殷與商代思想文化重構為研究對象,以“禮”與“祀”為觀察視角,梳理了夏商周三代思想文化脈絡等,將為賡續甲骨絕學提供新的可行空間和研究路徑。第四,古文字的考釋及研究方面,對“轡”字、“士”字、“夬”字進行的釋讀研究成果,將為后來的研究者提供新借鑒。
本次論壇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新華網發布的第八屆中國文字發展論壇預熱新聞的點擊量達到了122.3萬人次。論壇同時在中央媒體、河南省媒體和安陽市媒體等30余家新聞媒體進行線上直播,在線人數突破218萬人次,其中騰訊網在線人數135.87萬、搜狐網在線人數29.2萬、安陽融媒客戶端在線人數32萬。國內各高校師生、社會公眾通過網絡了解古文字研究發展最新情況,學習古文字專業知識,為文字文化愛好者提供了學習機會和條件。
第八屆中國文字發展論壇得到30多家單位的60多位專家支持,收到提交論文、發言提綱約40篇。本屆論壇群英薈萃,眾多學者以扎實的研究根基挖掘中華文明精華,形成豐富的學術研究成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這次論壇是展示近年來古文字研究成果的一次盛會。
當前正值萬眾結同心、奮進新時代,喜迎二十大、一起向未來的重要歷史節點,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項目將于今年年底建成投運,其中文字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將全面拓展博物館學術研究、文化交流功能。面對新時代、新未來,中國文字博物館將更加重視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逐步建設開放式、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著力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協同合作,通過舉辦論壇和征文活動,對古文字的研究、傳承和發展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確?!袄溟T絕學”有人做、有傳承,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的傳承、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0年已過,過去一年的世界藝術品市場,中國藝術品市場所創造的回報率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越來越多的資金不斷涌入藝術品市場,不知不覺,就在國際藝術品行業里了走上了令人驚嘆的高度??锤鲊缓涝趺赐顿Y在西方...
原創 愛收藏的 iWeekly周末畫報姚謙有三重身份:創作人、音樂產業管理者和當代藝術收藏家;一以貫之的是誠實,既是指面對他者的態度,更關乎自己的內心。近年來他音樂創作減少,以更多元的方式與藝術發生關聯,并在...
3.24日前夕, 書法家韓寧寧為結核病防治工作做出極大貢獻的運城安國中醫結核病醫院題贈了:國家衛生健康委2021年3.24第26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宣傳主題“終結結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宣傳主題 “...
最是一年春好處,四季有禮正芬芳?! ⌒吕擞?,嘉德四季第58期拍賣會即將于3月24日至26日預展,3月27日至30日拍賣,展拍地點均在嘉德藝術中心。中國書畫、瓷器、玉器、工藝品、古籍善本、筆墨文章等重要門類共13...
距離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已經過去一年的時間。似乎到了一個各行各樣逐漸恢復,并反思的時刻。藝術行業亦是如此。2021年開年以來,已經有數十場當代藝術的展覽呈現了疫情之下藝術家們的創作。從各個方面表達了藝術家對...
2019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圖片:Deepwarren/Flickr. 根據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今天發布的一份報告,2020年,藝術品和古董的銷售額同比下降22%。這是自2009年次貸危機后藝術行業最大的一次萎縮。但藝術市場整體...
(《世界華文媒體》記者鄒元良、鄭捷2021年4月10日海南自由港報道)今日,第一屆新時代海南文化發展論壇(2021)在??谂e行。海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省社科聯主席、省社科院院長鐘業昌出席開幕式并講話。省社科聯黨組成員...
"第十五屆東方女兒節之顧繡非遺傳承展"于2021年4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寶龍藝術中心三號廳展出,本次展覽集中展示了當代顧繡的精品和近年來顧繡傳承過程中的成果和探索。其中靜態傳承部分的9幅顧繡精品為非遺...
4月16日上午,著名書法家鄧凌鷹分別在南昌市洪都小學和洪都中學,捐贈了100多本由她本人書寫編輯的《鋼筆隸書字帖》。洪都小學舉行了隆重的捐贈儀式,區委書記孫毅,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楊濤,區政府副區長李萬汲出席...
為弘揚誠信傳統美德,強化行業信用建設,2021年4月18日,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同中國價格協會,在中國文聯大院舉辦全國文化收藏行業價格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原中國價格協會會長、發改委價格認...